biān fú

蝙蝠

繁体蝙蝠
拼音biān fú
简拼BF
注音ㄅ一ㄢ ㄈㄨˊ
词性名词

查组词蝙组词蝠组词

查成语“蝙”的成语“蝠”的成语

基本解释

⒈ 泛指所有属于翼手目的许多种哺乳动物,前肢已变化为翼,夜间在空中飞翔,吃蚊、蛾等昆虫,也有少数食果或吸食其他动物的血,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。

bat;

引证

⒈哺乳动物。头部和躯干似鼠,四肢和尾部之间有膜相连,常在夜间飞翔,捕食蚊、蛾等昆虫。视力很弱,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。

汉焦赣《易林·豫之小畜》:“蝙蝠夜藏,不敢昼行。”五代马缟《中华古今注·蝙蝠》:“蝙蝠,一名仙鼠,一名飞鼠。”宋辛弃疾《清平乐·独宿博山王氏庵》词:“遶牀飢鼠,蝙蝠翻灯舞。”闻一多《古典新义·<尔雅>新义》:“蝠读为蹼,下文‘鳧雁丑,其足蹼’,注:‘脚指间幕蹼属相著。’蝙蝠之足亦有膜蹼属相著,故谓之蝙蝠也。蝙蝠连绵词,析言之可曰蝙,亦可曰蝠。”

⒉《伊索寓言》中有《蝙蝠和黄鼠狼》的故事:有一蝙蝠先后被仇鸟和仇鼠的黄鼠狼逮住,皆随机应变,以其似鼠又似鸟的外形,分别诡言自己是鼠和鸟,得以保全性命。因以“蝙蝠”指骑墙派。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门外文谈》:“有的是因为我看过几本古书,所以相信我的,有的是因为我看过一点洋书,有的又因为我看古书也看洋书;但有几位却因此反不相信我,说我是蝙蝠。”

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