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í qì

瓷器

繁体瓷器
拼音cí qì
简拼CQ
注音ㄘˊ ㄑ一ˋ
词性名词

查组词瓷组词器组词

查成语“瓷”的成语“器”的成语

基本解释

⒈ 细密的陶瓷器皿,质硬,半透明,白色,发声清脆,且无孔,以高岭土、石英和长石为常用的基本原料,经一次灼烧而成,主要用作餐具、假牙、电绝缘体和化学器皿。

porcelain; chinaware;

引证

⒈亦作“甆器”。中国古代重要发明之一。用黏土、长石和石英为原料,经混和、成形、干燥而烧成的制品。夏商时已有原始素烧瓷器(即白陶),以后烧制技术逐渐改进提高。唐宋后,瓷器制作取得重大发展。明以后,景德镇成为瓷业中心,名闻世界。

唐柳宗元《代人进瓷器状》:“右件瓷器等,并艺精埏埴,制合规模。”宋洪迈《容斋随笔·浮梁陶器》:“浮梁父老言,自来作知县不买甆器者一人,君是也。”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玩具·瓷器》:“本朝瓷器,用白地青花,间装五色,为古今之冠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九回:“他却拍桌子打板凳的大駡,又把瓷器家伙一件件的往院子里乱摔。”吴海云《瓷国及其高峰·古今瓷器街》:“瓷都景德镇的所有街道,几乎都有出售瓷器的商店。”